站内搜索:
关于达州市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 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来源:达州市审计局   添加时间:2025-01-08 15:09:38   点击次数: 【打印】

20241227日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

达州市人民政府副市  唐志坤

 

达州市人大常委会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和市人大常委会安排,梁磊市长委托,现将我市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整改工作部署推进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意见,严格执行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扎实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相关做法被审计署、审计厅宣传推广27次,与市人大联合打造的审计整改品牌,获全国人大宣介。

(一)组织领导更加有力。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部署研究审计整改7次;市委书记主持召开审计委员会会议、审计整改专题会议亲自调度审计整改;市人大常委会将审计整改列入重点监督事项,开展审计整改专项调研5市长坚持半年研究1次审计整改工作,审计整改纳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每年在全市审计工作会议上明确审计整改要求,每季度调度一次审计整改工作;相关副市长不定期研究分管领域审计整改;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落实、被审计单位整改、主管部门监管、审计机关督促检查的六位一体审计整改责任体系不断健全

(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认真贯彻执行省委审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深化审计整改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健全1+1+7审计整改制度规范,充分利用审计整改管理信息系统,加强问题登记、分类整改、整改评估、审核认定、督促检查、销号管理全链条管理。深化三书两评一函机制,适时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发送提醒敦促函28组织县(市、区)、市直园区和68个市级部门(单位),开展审计整改自查自纠,联合市人大预算委、预算工委、市委目标绩效办对个别市级部门进行现场督查,持续抓好上级审计机关查出问题整改,推动开展国有企业、学生营养餐等专项整治。

(三)贯通协作更加紧密。联动共享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认真落实人大代表建议助推审计整改提质提效,将审计查出问题与市人大穿透式预算审查监督结合,问题整改一体推进;印发《达州市纪检监察派驻监督与审计监督信息沟通工作联通成果融通九条措施》,与市纪委监委联合开展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专项检查1项审计查出问题虚假整改在全市阳光问廉平台曝光。市委组织部、市委巡察办、市委目标绩效办持续将审计整改纳入领导干部政治素质个人档案、巡察监督和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各地、各部门落实审计整改意识明显增强、措施更加有力。截至11月底,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371个问题中,264个立行立改问题(整改期限:60天)已整改完成256个、整改率96.97%94个分阶段整改问题(整改期限:1年)已整改完成31个、整改率32.98%13个持续整改问题(整改期限:5年)已整改5个、整改率38.46%,尚未完成整改事项正按序时进度推进。有关地方和单位采取收缴、追回或归垫资金、加快资金拨付、盘活存量或闲置资金等方式整改问题金额5.75亿元,促进项目加快实施153个,制定完善规章制度99项。

(一)市级财政管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一是关于财政资源统筹不够有力的问题。市财政局按程序将主城区污水处理费纳入预算管理。1个单位全额将应缴未缴的非税收入缴入金库。市财政局及时补充并拨付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县拨付专项资金2667.2万元。市财政局和5个县收回并盘活存量资金、不合规专项资金1.62亿元。

二是关于预算绩效管理还需提质的问题。市财政局印发《达州市级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办法》等文件。市本级和4个县47个项目中,2个项目收回财政闲置资金不再实施,15个项目已完工,其余项目加快建设。市本级和2个县29个项目中,已完成移交或决算10个,正在办理19个。1个县6个项目已完成验收,1个县29个项目正在验收。

三是关于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短板的问题。1个县已建立健全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制度机制。2个县分别制定地灾防治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市本级和5个县对拖欠工程款进行全面清理,有序化解。1个县规范审核标准和流程,不符合条件人员享受倒损住房重建补助问题已移送县纪委监委处理。

(二)市级部门预算和决算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一是关于预(决)算管理不规范的问题。7个单位及时调整经济科目预算,9个单位据实编制决算报表,7个单位加强预算支出管理,强化预算约束。

二是关于执行财经纪律不严格的问题。9个单位健全内控制度,6个单位收取上缴非税收入54.73万元。6个单位完善取保候审保证金管理,清退保证金393.48万元。7个单位整改违规报销金额17.28万元。5个单位修订完善三重一大等决策制度,1个单位及时清退代管费用结余资金36.37万元。

三是关于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不到位的问题。2个单位按要求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6个单位规范公务卡管理使用;1个单位严格履行展会活动报批程序;1个单位严格控制现金使用范围;4个单位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并规范定点加油。

(三)重大项目和民计民生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一是重大工程项目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方面。1重新评估,清理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拆除费,积极追回扩大征收补偿范围所涉资金,有关责任人员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1违反招投标法规定受到党内警告处分;2家企业调减多计工程价款1.43亿元,据实结算工程款。

二是重大生态环境污染治理资金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方面。5个县收回违规实拨专项资金4965.34万元、支付工程款792.46万元,1县支付拖欠污水处理费898.01万元,解决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基本运行费用。3个县5个未开工项目均已开工建设,11个项目即将完工并投入使用,1个县1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设备投入调试和使用。

三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方面。3个县拨付营养膳食补助资金2826.01万元;1个县49所学校将多申报补助资金及时退回县财政;2县大宗食材采购已按政府采购程序重新确定供货商;1个县4所学校收回多支付加价销售食材资金;1县伪造资质供应商已被立案调查;部分食材供货商违规向学校加价销售的问题,1个学5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方面。3个县及时拨付卫生服务资金1731.96万元。2县制定本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2县组织对基本公共卫生资金开展绩效评价。4个县建立健全慢性病患者管理台账,对应纳入未纳入随访管理的5181名重点人群实行分类管理,明确专人负责随访治疗。8个县加强业务指导,确保服务对象精准,及时更新居民健康档案,加大补贴人员审核力度,确保服务对象与实际相符。

(四)国有资产资源管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一是关于行政企事业性资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方面。2个单位调减资产价值1.74亿元,10个单位已将未登记入账的固定资产报废处理或纳入资产管理,并补充登记入账;4个项目已办理竣工结算或决算;11个单位组织开展固定资产核查盘点处置;1个单位已及时将资产交付各使用单位;1个单位收回工程款垫付资金,通过租赁、重新启用盘活经营性资产;1个单位聘请中介服务全面验收复核多计价款项目;1个单位报废车辆进行调账处理,回收长期未使用的移动终端。

二是关于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方面。4县所涉乡镇分别加强河道清理、巡田、林长制执行;2个县9个矿山破坏部分已进行生态修复;1个县已支付拖欠勘察设计费70.43万元,1个县一块闲置土地已开工建设;2个县5个临时用地项目已完善临时用地批复,1个县完成116户地灾搬迁安置,19户复垦复耕任务已完成;24宗地块出让价款和19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基金已缴清。

三是关于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方面。2个县加快拨付资金2506.15万元,2个县财政部门和42个村加快拨付使用闲置资金1990万元;100个村补充完善报账手续84个村已独立建账核算,24个村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程序;18个村规范签订合同、组织验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22个村完善项目实施方案,28个村完善项目变更报备程序,7个村调整变更无法实施项目内容,加快项目有序推进;12个村及时调整变更发展项目,部分项目发展失败问题已移送纪委监委调查处理;18个村明确专人进行项目管理,并加大入股分红类项目过程监管;4个村及时办理集体资产产权证明,明确资产归属,完成资产移交;49个村完善固定资产登记入账和核算,明确专人管理资产,确保资产账实相符;30个村加大催收力度,17个村加强项目管理,及时收回项目收益

三、审计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查处情况

202312月至202411月,全市审计机关收到89人被追责问责处理结果,其中:受到党纪政务处分51人、给予组织诫勉等其他处理38人。

(一)严肃查处公职人员违纪违法问题。因贪污受贿、违规经商、吃空饷、造成财政资金损失等形成重大损失浪费的责任人员中,有18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4人受到组织诫勉等处理。

(二)大力打击重点领域违法违纪行为。虚假招标、违规采购、高估冒算、套取资金等问题的责任人员中,7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12人受到组织诫勉等处理。

(三)强力惩治违反财经纪律行为。从严惩治公共资金等财经活动中的违纪违法行为,违规决策、坐收坐支、滥发津补贴等问题的责任人员中,9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14人受到组织诫勉等处理。

(四)严厉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紧盯农业农村领域,加大对基层干部吃拿卡要、雁过拔毛或侵占损害群众集体利益问题的惩治力度,17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8人受到组织诫勉等处理。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措施

从整改情况看,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的整改基本达到序时进度,有的受限于地方政府财力需采取措施持续推进,有的涉及面广、整改周期长,需逐步消化解决,有的属于历史遗留问题,需统筹协调有序解决

对未整改到位的问题,我们将紧盯不放,挂账督办,持续加强对后续整改情况的跟踪督促检查,推动问题应改尽改。一是进一步强化整改管理,落细落实整改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清单化、台账化管理审计发现问题,实行动态管理,严格对账销号。对未完成整改的问题,加快落实、一抓到底;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强化建章立制和跟踪问效,适时组织回头看,不断规范财政财务管理。二是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压紧压实整改责任。压实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拿出真举措、推进真落实,确保改到位、不反复。加强跟踪督办,确保应改尽改、高质量清零,对虚假整改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三是进一步深化审计结果利用,有效防控重大风险。严格落实省委审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深化审计整改工作的二十条措施》要求,举一反三,深挖根源,加强审计发现问题研究,及早发现各领域风险点,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深入分析短板弱项,加强顶层设计和过程管理,切实巩固整改成果,实现标本兼治。

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全面贯彻一区一枢纽一中心战略定位,自觉接受市人大监督,全力做好审计监督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达州新篇章贡献审计力量!


主办单位:达州市审计局;地址:达州市通川区西外龙泉路88号
联系电话:0818-2124613、0818-2281611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变相复制本网站全部或部分信息
网站标识码:5117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