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及全国、省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开江县审计局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主责主业,不断提升审计监督能力和水平,努力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提升监督质效。牢牢把握政治机关职责定位,坚定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审计监督的全过程,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稳经济、优环境、惠民生、防风险”,完成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八庙镇财政决算和2个县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推动财政运行更趋规范。聚焦农业农村审计促进发展,完成通川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政策落实和资金审计、全县中省粮食生产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审计调查,对3个村实施集体“三资”提级监督专项审计调查,助力服务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聚集民生民计审计保障和谐,派出2名业务骨干赴泸州开展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对开江县人民医院医疗收费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推动落实问题金额81.19万元。聚焦政府投资审计,完成2个县级重大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对8个政府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监督,促进减少财政支出2106万元。

强化改革创新,做优“内审高地”。深化贯彻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深化乡镇片区内审协同机制建设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州底部支撑的意见》精神,将内部审计改革创新发展放在更高位置,促进党政机关设立内审机构(含合署)20个,明确内审职责13个,配备内审人员30余名,实施内审项目63个,促进增收节支536万元。构建审计“一盘棋”大格局,成立11个对口联系组,指导全县4个“片区审计站”对5名村级组织负责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推动落实审计建议31条,健全制度机制12项,开江县人民医院审计科荣获全省内部审计先进集体。

强化创先争优,做实“一县一品”。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一县一品”工程促进全市审计工作竞相发展的意见》,细化“探品牌、定品牌、育品牌、强品牌”4项工作举措,2次召开工作会,谋定“建构‘全链条’干部监管闭环体系,发挥经责审计预警作用”的开江审计特色品牌,实施“三书一评”工作机制,制定《开江县县委管理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事项交接办法》等4项制度。梳理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风险清单事项27项,建立经济责任审计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经济责任审计机制创新。坚持依法治理审计事项,建立单位、部门和岗位三级法治台账12册,督促整改审计质量问题6个,评选年度优秀审计项目3个。

强化协同配合,深化成果共享。研究出台《审计监督与各类监督协作机制(试行)》,建立健全从计划统筹、协作配合、成果共享等环节进一步凝聚审计和人大、纪检监察、组织、巡察等各类监督工作合力,织密“目标同向、问题同答”的监督网。建好“纪巡审”人才库,三方人员相互入库、统筹调配,建立“纪巡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通报工作情况、会商协调有关事项等,加强成果运用,推动联动共赢。2023以来,向县纪委监委和主管部门移送审计发现问题线索9条,作出党纪政纪和组织处理4人,配合开展“三公”经费检查、案件查办和政治巡察共10余人(次),提供审计资料近30件(次)。
强化审计整改,推动问题清零。将审计整改工作纳入县委审计委员会研究事项,印发《开江县审计整改约谈办法》,大力实施审计整改“清零行动”,做实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全面起底清仓2020年以来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建立“分管领导+审计股室+内部审计”三方督导整改模式,分类建立审计整改台账,按照“整改一项、确认一项、销号一项”的原则,督促被审计单位切实履行整改主体责任。2023年,组成7个整改小组推动整改落实审计发现问题118个,向被审计单位发放审计整改敦促函57份,推动问题整改销号48个,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12项,有效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邬妮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