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型审计是将研究贯穿于审计全过程,既是一种审计理念,也是一种审计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结果。开展研究型审计是履行新时期审计职责的必然要求,是聚焦主责主业的科学方法,要将研究理念和方法贯穿审计全过程。 研究型审计要坚持审计的政治导向。审计作为政治机关,要以政治的眼光把握审计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围绕党委和政府工作大局确定研究方向,突出对重大政策、重点项目、重要资金的研究和审计,体现审计工作政治性、前瞻性、科学性。 研究型审计要坚持聚焦经济监督的主责主业。做到研究谋划在先,做好审前调查,研究有关行业机制、管理模式、运行现状、业务流程、信息化建设等具体内容,把研究贯穿在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民生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等重点领域。要着力分析工作推进和政策落实之间的矛盾,找出工作推进中影响资金分配、项目推进、使用效益等方面的症结所在,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切实发挥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研究型审计要在项目实践中培养人才。把研究型审计理念植根于审计人员心中,贯彻于审计全过程。在项目实施中,加强与主管部门的沟通交流,提高审计干部政策研究能力;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审计,提高数据整理、分析能力;加强业务信息宣传,提高审计人员归纳和写作能力。同时,要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问题进行探索性关联分析,拓宽视野,发散思维,进一步挖掘理论研究成果,培育研究型思维的审计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