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江县审计局以审计质量提升为抓手,积极构建人力资源整合、实施过程融合、审计现场配合、审计成果综合的“四位一体”的审计工作模式。 强化人力资源整合。转变“单兵作战”思维模式,构建“集体兵团”人员整合形式,建立审计人员“随时调度”机制,根据审计项目需要和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打破股室界限,将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股室的人员混合编组,选优配强组长、主审,优化审计组人员配置。发挥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聚合效应”,合理调动内审力量和社会审计资源,织密整体监督网络,实现从“物理组合”向“化学合成”转变。 推进实施过程融合。创新审计组织模式和管理手段,大力推广“联合审”“一拖N”“大数据”审计组织方式,将审人、审单位、审资金、审项目有机结合。加强不同类型审计项目的统筹融合和相互衔接,采取实施方案制定、审计进点实施和定性处理结果“三统一”模式,对同一审计对象不同审计内容进行统一审计,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安排全县范围审计,既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又减少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频次和工作负担,着力提升审计的完整性、准确性、有效性,实现从“专科医生”向“全科医生”转变。 加强审计现场配合。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建立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协调机制,对沟通协调原则、内容、方式方法和程序等进行明确规定,做到依法文明审计。搭建审计现场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审计组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沟通,帮助审计组长对审计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理清对重大问题的审计思路,提高审计现场工作效率。发挥审计组成员专业优势,合理将审计事项分配给审计组成员,根据工作开展进度,采取“快帮慢”“优辅差”模式,合理作出调整和安排,推动专业利用最优化,促进审计项目高效一体推进,实现从“结果管理”向“现场管理”转变。 促进审计成果综合。加强审计报告的整合利用,系统梳理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强化分析研究,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寻求解决对策,提出治理处方,以审计专报或综合报告等形式,及时提交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审计整改力度,建立审计整改台账,实行动态销号管理,对被审计单位采纳审计建议的情况开展专项督导,督促被审计单位按时完成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并将整改情况纳入全县绩效考核扣分项。加大对审计工作成果的宣传力度,逐步加大审计公开力度,积极接受社会监督,争取审计效益最大化,实现从“个体效益”向“共生效应”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