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达州市审计局对标落实“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采取“审计整改专项行动 审计项目后评估”双模式,以专项行动为契机开展审计项目后评估,同步推进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和审计质量提升。 一是领导推动见实效。近年来,市委审计委员会8次研究审计整改工作,市委书记9次就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作出批示,市长16次就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作出批示,常务副市长和相关副市长多次对审计整改工作进行部署,强力推进审计查出问题应改尽改。3月底以来,根据省厅统一部署,达州市审计局及时向市委审计委员会报告,制定深化审计整改工作专项行动方案,召开局党组会进行专题研究,增加审计后评估等内容。专项行动期间,在全面了解问题整改和建议落实的基础上,共召开座谈会59场,走访调查被审计单位92家,听取被审计对象意见116次。通过专项行动和后评估,推动新整改问题359个、新落实建议176条、被审计单位出台制度机制72个、主管部门出台规范性制度机制86个,促进宏观政策落实39条,收集对审计工作的意见建议132条,审计机关调整处理处罚意见37条,形成提高审计质量的具体措施28条。 二是评估研究获实招。扎实开展审计项目后评估,对项目立项、组织实施、处理处罚、审计建议、成果运用和服务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研究和评估,认真总结项目实施经验,查找短板不足,研究改进措施,为后续项目实施提供借鉴指南。截至5月31日,收回249个被审计单位对249个项目的1564条处理处罚意见、369条审计建议的评估反馈结果,其中认为处理处罚意见合理1491条、不合理73条,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审计处理处罚意见不明确、不具体,结合实际不够充分,部分问题依据的政策存在争议等;对审计机关提出的369条审计建议,被审计单位认为审计建议可操作363条、不可操作6条,提出提高审计建议质量的建议183条、提高审计质量的建议127条。审计机关认定处理处罚意见合理1527条,不合理37条,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部分问题处理处罚意见操作性不强,结合实际不够充分,无法进行操作;认定审计建议可操作363条、不可操作6条,采纳被审计单位提高审计建议质量的建议164条、提高审计质量的建议127条。 三是健全机制促实干。结合评估结果,认真采纳被审计单位建议,着力建立健全推动审计事业发展和审计整改的长效机制。推动市委审计委员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实施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关于加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的监督办法》、市委组织部印发《达州市“一把手”政治素质“负面清单”信息沟通管理办法(试行)》,会同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制定《全面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建立审计发现问题容错纠错机制实施办法》,推动被审计单位出台教育、住房和城乡建设、卫生健康等相关领域制度机制72个,主管部门出台推动行业治理的规范性制度机制86个,更好发挥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作用,鼓励担当作为、加油实干,促进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干事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