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贪如水,不遏则滔天;欲如火,不遏则燎原。”自加入审计队伍以来,局党组、驻局纪检组领导同事时常提醒督促我们要时刻自省自律、慎独慎行,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近日,局党组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共同学习了《<警钟长鸣>——四川审计干部正风肃纪警示录》,书中10个违纪违法案例,不仅列明违纪事实,还附上处理情况和忏悔书摘录,细细阅读、深受触动,再一次敲响思想警钟。 一、摆正价值观,从源头处扼杀虚荣心。 “虚荣心做怪,自视高人一等,给了围猎者巴结谄媚、步步近身的机会。”“平时有人吹捧自己,我就觉得了不起了,没有正反两方面认识自己的不足,而是狂妄自大,收点红包算不了什么……” 不少案例的忏悔书中都将虚荣心作为自己“湿鞋”的源头,因为虚荣,对纸醉金迷的生活憧憬向往,对克勤克俭的状态心生不满。念头一旦出现,就被一直找寻机会的围猎者作为突破口,投其所好、溜须拍马,在声声奉承中越发失了本心,进而忘乎所以。有权者更是被当做重大“矿区”,从头到脚无处不被恭维,只为能在当事人飘飘然时,更易借帮忙之名捞取大利。 攀比虚荣,究其根本还是在于价值观扭曲,将待遇高低、收入多少作为自己成功的标准,以个人利益的多寡来判断是非曲直。作为一名公职人员,生活上知足常乐、工作上依法办事、作风上严肃端正,不在奢侈享受上争长短,而在学习进步上比高低,虚荣心自然失去生长土壤。以正确价值观为原料,为自己不断提供思想之“钙”,增强说“不”底气,正本清源,自会有活水来。 二、端正思想观,在过程中消除贪婪心。 “诱惑多了,心就变了,有了贪心和私欲……有了贪婪,私欲膨胀,理想信念动摇,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也就扭曲了。”“在贪欲的作用下,我不相信达摩克里斯剑会劈向我,所以就收取对方红包、礼金,乃至于受贿……” 书中许多审计干部工作起初还能小心谨慎,有着强烈的警惕之心,但随着时间流逝,或不能长期保持慎独慎微,或未能净化生活圈,尤其投资审计工作中,与施工老板等有钱人交往久了,耳濡目染奢靡消费行为,内心贪欲被激发,加上职务之便,敛财也就水到渠成。同时,一次次的敛财又反哺贪欲,形成恶性循环,胃口也日益变大,直到东窗事发。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公权为公,无论权力大小,都是为社会群众服务,绝不是用来满足个人贪婪心的工具。在戒贪问题上,提前预防比事后整治更重要,也更有效。审计人员作为常临诱惑深渊的人群,更要在平时理想信念教育上下苦功,常思为民初心,常怀律己之心,常想贪腐后果,为自己补“锌”,增强防腐免疫力,方可做到坦荡清白,心底无私。 三、理正法律观,在事发后破除侥幸心。 “一次二次没被发现后,就觉得,帮了别人忙,收点红包也是应该的……”“由于我自身思想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意识不强,心存侥幸认为自己按审计程序,认真进行审计了的,没有人知道,于是就收了……” 平时局党组、纪检组也经常组织我们观看廉政教育纪录片,所有落马官员回顾过往时,都无比痛恨自以为是的侥幸心。他们漠视法律威严,大多知法犯法,事后要么假作聪明,自觉有极强的反侦察意识,手段隐匿不会被发觉;要么信任“内部人”,认为利益相连,不会被出卖。抱着侥幸心理在贪腐面前,只要踏出第一步,便再也回不了头,一步一步越过红线,最终“百病缠身”。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背地小动作,转眼露马脚。如果说虚荣心是从0到1的转变石,侥幸心就是从1到100的助推器。侥幸心源于对法律的漠视,因此每名审计人员都要常怀敬畏之心,紧绷守法之弦,工作生活中尊重并坚守法律,牢固树立廉洁纪律观念,严守八项规定和审计“四严禁”“八不准”,从思想上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而在行动中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